AI翻译,加速网络文学的全球传播
借助人工智能技术,网络文学翻译产能和创作效率有了大幅突破。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近日发布的《2024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显示,引入AI翻译后,2024年截至11月底,我国新增出海AI翻译网文作品超2100部,同比增长20倍;在网文畅销榜排名TOP100作品中,AI翻译作品也占比42%。
在业内看来,AI翻译在网络文学领域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。历经20余年出海模式的进化,有了AI的助力,中国网文“一键出海”正在成为现实。
小语种出海市场取得大进步
通过AI翻译,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文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无缝衔接,走进更多元、更小众的市场。《报告》数据显示,2024年,利用AI翻译,中国网文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作品数量同比增长了227%;海外英文原创网文翻译成法语、德语、西班牙语、日语的作品数量分别同比增长30倍、12倍、11倍及5.3倍。
“以前人工翻译的时候,小语种翻译是周期很长、成本很高的一项工作;通过AI翻译,2024年小语种出海市场有了极大的进步。”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李弘认为,AI翻译能够有效助力网络文学多语种出海。
“去年阅文升级了AI多语种翻译后,打开了新兴市场的高速增长空间。”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告诉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记者,借助于小语种的突破,日本、西班牙、巴西、法国、德国成为2024年阅文海外用户增速前五大国家,尤其是日本的用户增速达到180%,几乎翻倍。
据了解,经由AI翻译的作品类型很丰富,包括魔幻现实主义、玄幻、奇幻、电子游戏、科幻题材的男频小说,也包括现代都市、奇幻、古代言情等女频小说,甚至还诞生了不少爆款作品。在阅文海外网站起点国际,2024年阅读量破千万的作品数比2023年大增73%,达到411部,多元化的精品内容生态,是网络文学圈粉全球读者的根本。“AI翻译不仅释放了出海产能,在品质上也得到了海外读者的认可。”侯晓楠说。
激发文学作品国际传播潜力
在阅文集团副总裁秦雷看来,以AI为代表的技术革新,在推动中国网文规模化、多语种出海外,也大幅激发了文学作品的国际传播潜力,极大地释放了文化产品的全球供给能力。
秦雷介绍,目前,起点国际已吸引国外原创作者超44万人,海外访问用户累计近3亿,活跃用户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,并孵化出超过68万部原创作品。2025年,阅文将继续加码AI技术投入,在语言上重点突破日、韩、泰等东亚及东南亚语种,预计2025年累计向海外用户提供破万部翻译作品。
事实上,2024年,阅文集团依托AI、AIGC等技术,网文以不同的内容呈现形式风靡全球。网文改编剧《庆余年第二季》成为Disney+热度最高的中国剧;《与凤行》在全球180个国家与地区播出,翻译成16个语种。网文改编的中国手游也在全球范围取得优秀成绩,其中,《斗罗大陆·魂师对决》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此外,阅文视听平台NovaBeats于今年正式在全球上线,不仅延续了在文字故事领域的专业深度,而且成功扩展到了有声、短剧等多形态内容提供。截至12月,已发布近5万小时的有声故事;100多部有声精品短剧,为全球用户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听内容体验。
“一键出海”不代表“一手遮天”
回顾中国网文的翻译之路,海外粉丝是先行者,他们自发组建网文翻译网站,比如俄译网站Rulate,法译网站Fyctia,英译网站Wuxiaworld、Gravity Tales等。后来,部分粉丝转变为译者,并随着网文在海外的热度不断上升,逐渐崭露头角,如新加坡的温宏文、美籍华裔孔雪松等。他们的翻译风格通俗易懂,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东方世界的故事,深受海外读者喜爱。
在国内,2016年,阅文集团选择一批有翻译能力的网文粉丝做专业培训,并于2017年上线起点国际,将国内优秀网文翻译登载,同时培养海外原创作家以当地语言创作网文。但是,每年的产量还是很局限,直到ChatGPT诞生后,网文翻译才有了一个飞速的发展。
借助人工智能技术,网文出海走上了快车道。然而,业内对此也保持了清醒的态度。阅文集团海外业务部副总经理梅仁杰说:“利用AI工具做大批量的生产,这个时候的内容质量是不太理想的,还需要我们的译者及校对人员,对文本进行三校,去提升内容的质量。”从AI模型训练,到术语校对,再到译后编校和质量检验,阅文集团已经实现了AI翻译流程的全链路优化。
AI翻译推动“一键出海”,但并不能在翻译中“一手遮天”。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院长欧阳友权也指出,当下网络文学作品的翻译还离不开人的精加工,人机协作才能保证质量。